本期撰稿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赵丹

第一张遗照是给奶奶拍的

过去几年间,杨鑫和她的团队辗转商洛下辖的山村,拍照片、送照片。往山村跑久了,大家觉得和老人之间毫无陌生感,每次出发就像是去探望久未谋面的亲人。

杨鑫是土生土长的商洛人,打小跟随爸爸妈妈收麦子,看老牛犁地,对乡下并不陌生。她喜欢拍照,尤其是专业学习摄影以后,爱拍纪实照片。事实上,她拍的第一张遗照是给自己的奶奶。

杨鑫的奶奶家里是传统的陕西民居。她记得奶奶院里种了一棵月季花,家里有一只黑白相间的花猫。杨鑫大学学了摄影以后,回家总爱给奶奶拍照,奶奶的小脚、粗糙的手,端坐着的奶奶、手放在腿上的奶奶……全是一张张特写。

就在奶奶的院子里,杨鑫还给她拍了张黑白照片。照片里,奶奶站在老房子的土墙前,白发在耳朵后别起来,笑容灿烂。奶奶是88岁时不在的。葬礼上,用的就是杨鑫拍摄的这张照片。她记录了整个过程,不料后来丢失了。后来,在给山村老人拍遗照时,杨鑫总会想到自己的奶奶,笑得像花一样的脸,带着时代记忆的小脚,透着陕西方言的亲切乡音,流动的情感跨越了时间、空间。

杨鑫总觉得自己得到的馈赠大于自己的付出。

“每次和老人在一起,给他们拍照,就觉得会忘记生活中的鸡零狗碎,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那些生活中的不如意,都不值得一提。”很多时候杨鑫都能感到一种治愈感,“每个人的成就感都来自被需要,这件事情让我体会到了和老人互相需要,互相治愈。”

尤其是老人笑盈盈地拍遗照,会感染到杨鑫。

杨鑫记得一位老人的说法,人总有一天会走,走了总要留下一张照片。她甚至想过自己以后留个什么样的照片。“穿干干净净的衣服,坐着,大半身照,把手露出来。对了,一定得是健康美好的状态。”

做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和一束微光

做了近四年的事情,杨鑫突然在最近被“看到”,成了炙手可热的新闻人物。新华社、央视等媒体轮番报道,事迹还上了热搜。接电话成了她的日常,“最长的一个电话接了四个多小时。”

各大平台的社交账号上,诸多网友给她发来私信,有的说看到报道想到自己的长辈;有的说想到电影《寻梦环游记》,戳中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有的称想加入志愿者团队,也有摄影爱好者、公益组织表示想给身边的老人拍类似照片……

大家还关心一个问题:“给活着的老人拍遗照,他们不忌讳吗?老人的子女会不会想打你?”

杨鑫笑称这个还真没遇到,活动在执行过程中,可以说没有任何阻力。大家的关注也促使杨鑫继续把这个事情做下去,目前4月底的拍摄计划已确定。

更多人在夸赞她的做法。而杨鑫回应,她很喜欢作家梁子的《你是尘埃也是光:面纱下的阿富汗》,这本书影响了她的生死观,前后看了几遍,有段时间网名也用的“是尘埃,也是光”。

在接受南都采访时她还说道:“我觉得人这一辈子都特别渺小,可以是尘埃,随意落在哪里,默默无闻,也可以是一束光去照亮别人,给别人带来一点温暖。我想我们就是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微光,让老人们能笑着面对。”

和团队一起拍摄了2000多位老人,其中有一位老人让杨鑫印象最深刻。

那是在给老人发放遗照的现场。别的老人领到照片聚在一起说笑,其中一位大爷躲到一旁,他先是把照片举得高高的,对着阳光仔细端详,脸上盛满笑意,大概两秒钟后,他的笑容突然凝固了,显得很沉重。然后,他又突然把照片紧紧抱在怀里,低下头又笑了。十几秒间老人的神态变化,让杨鑫的心猛烈震了一下,“好像人的一生在这一瞬间迅速闪过。”

后来,杨鑫这样推测老人的心理变化:一开始想着,哎呀,我这老头还照了这么一张好看的照片,然后又想,哦,这是我走了以后要用的照片,家里摆的就是这张照片,所以显得很沉重。当他把照片紧紧抱在怀里,想到自己的后辈看到会想起自己,又释然了……

要记得我啊!我曾经来过。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