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冯兴通讯员刘福昌孟小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地面抗滑桩扰动监测情况怎么样?”“收到!一切正常!”1月16日下午,随着“创新号”盾构机顺利完成长江南岸大堤第9根抗滑桩的切削,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施工中的最大难题被攻克。

长江南岸大堤是南京重要的防洪设施,大堤内建筑的抗滑桩排是为了防止土体结构因压力不均而流入长江的维护结构。抗滑桩共9根,深45米,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盾构在穿越大堤过程中,将把抗滑桩的高度切削约4.5米。盾构机穿越大堤时,不仅对姿态控制是较大考验,还易对土体产生扰动而造成地面沉降。为此,大堤上设立了多个监测点,安排技术人员24小时巡查监测,确保盾构机在穿越、切削过程中,对大堤及抗滑桩排的扰动在安全范围内。

“现在盾构机正在切削抗滑桩,你们要紧盯刀盘扭矩的变化,实时调整!”16日中午,在“创新号”内,盾构机机长于承俊大声对驾驶舱里的两名操作手说。刀盘正在全力转动,“啃咬”钢筋混凝土的机械声和管片同步安装的机械声交织轰鸣,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不得不提高音量。于承俊告诉记者,这样的15米级大直径泥水盾构机切削大堤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排,在国内是首例,此前无任何经验可借鉴。

据介绍,为攻克本次切桩难题,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项目部制定了翔实施工方案。去年12月,建宁西路过江通道的建设单位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邀请南京市过江通道建设技术专家组对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钱七虎在内的11位知名专家对方案进行了研判,认为“创新号”穿越长江南岸大堤方案可行。

记者从现场了解到,“创新号”从1月14日23时开始切削抗滑桩,16日14时完成全部9根桩的切削,顺利穿越江南大堤抗滑排桩。盾构掘进参数变化均在设置红线范围内,各项监测数据平稳。经巡视,大堤护坡及堤顶观光道路无异常。切桩过程中抗滑桩整体稳定,桩头处未发现泥浆渗出,未因切桩产生渗流通道。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左线隧道全长2674米,其中盾构段长2349米,截至目前盾构已掘进至970环1940米。右线盾构“建宁号”已掘进至738环。该过江通道通车后将大大减轻南京长江大桥的压力,对完善南京市快速路网体系、促进国家级江北新区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