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余梦娇

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人口流动速度加快,以及异地就医的现实需要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为老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多层次,陪诊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陪诊师这个职业如今在一线城市已经很成熟。但现行的陪诊服务普遍存在入行门槛低、从业人员鱼龙混杂、行业收费标准不规范、缺少相应监管等现象。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严华带来建议:完善医疗陪诊服务行业标准,构建职业陪诊企业认证与资质管理机制,为需求者提供更专业的服务。

“陪诊服务目前还处于一个新发展阶段,比如陪诊员这个职业,无指导性收费标准,相似服务内容价格相差巨大,且诊疗的‘难易程度’与服务的时间长短也难以量化和界定。”严华说,陪诊员来源多元、素质参差不齐,既缺乏系统性培训,也无专业性指导,且大部分为兼职陪诊,未必能真正提供就医便利,甚至可能加重患者负担。我国法律中尚无针对陪诊员的专门规定,陪诊员也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实践中亦未形成成熟的行业惯例。

“无论是服务方还是消费方,都希望行业能有正规管理机构,有明确的准入制度,形成规范、专业的准则,规范其服务内容、收费标准等,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让陪诊员和患者均有章可循,以避免陪诊员、患者及医疗机构之间产生纠纷。”严华提出,建议从省级层面出台职业陪诊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业务主管部门,对职业行为作出界定,完善行业规范与办法,细化从业人员权利、职责;建立行业机构和人员备案制度,定制监管方式,加强监管部门监督职能。

严华建议,可从职业技能认定和培训,以及服务质量和价格等方面,对从业者资质门槛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保障陪诊市场的规范化和有序化。行业应区分专业陪诊和非专业陪诊,专业陪诊无护理资质者不得上岗,非专业陪诊的服务人员也需通过考试获得从业资格认定。同时,陪诊护士需建立诚信档案,一旦存在违规行为,应拉入行业黑名单。人社部门可将“陪诊员”纳入新职业,明确服务内容与规范,积极引导陪诊服务机构对员工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陪诊人员的专业化水平,让患者享受优质、专业的陪诊服务。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