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冯兴通讯员刘福昌

“别的工地可以停工,但我们这种超大直径盾构机是停不下来的。”顺利穿越江南大堤后,“创新号”盾构机机长于承俊对记者说,“今年过年肯定不回去了,忙完这个节点,后面上了岸还要下穿地铁5号线建宁路站呢!虽然没有今天这个难,但也是风险点。”

已经两年春节没有回家的于承俊也想念父母,但他说,今年“创新号”就能到接收井了,到时候再回去看家人。

虽然只有28岁,但于承俊展现出的责任心和对工作的专注度,让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于承俊已经参与了武汉地铁8号线过江隧道、常德沅江隧道、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夹江隧道等多个盾构隧道的建设,与穿江隧道大直径盾构机打交道近7年,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过江通道的建设。

于承俊的同事告诉记者,他从几年前担任盾构机长助理开始,就展现出很强的责任心和专注度,当时他负责操作泥水循环界面以及盾尾间隙的测量。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到盾构机上,晚上7点半才上地面,一整天都待在隧道内。上班期间有的人无聊玩手机、聊天,他则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上的掘进参数,关注盾构机掘进速度、推进扭矩以及盾构机姿态,确保盾构安全平稳掘进。正常情况下,盾构机推进一环需要一小时,地质条件复杂时,掘进一环需要两三个小时。每天长时间待在几十米的地底下,忍受机器的轰鸣声,于承俊却甘之如饴,不断钻研盾构机的操作技术,持续提升业务能力。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这是在采访过程中,于承俊给记者留下的印象。“我觉得脚踏实地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才是最重要的,青春都在地底下度过怎么了?把青春留在这里,才是永恒的记忆,将来不管我走到哪里,都可以跟别人说,你知道南京有个建宁西路过江隧道吗?那是我参加建设的!”于承俊说。

版权声明

1、本文为南京日报、金陵晚报、南报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本网站摘录或转载的属于第三方的信息,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信息版权属于原媒体及作者。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擅自转载使用,请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