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下午,格致论道·湾区第21期在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开讲。本期讲坛由广州市科技局主办、广州物联网研究院承办、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协办,以“烟火向星辰”为主题,邀请来自帕金森病、儿童自闭症、兜兰培育、蝽类昆虫、汉语方言领域的5位嘉宾,分享点燃簇簇烟火,点亮科学璀璨星辰的故事。


【资料图】

大咖分享科学故事。通讯员供图

杨伟莉:寻找遗传性帕金森治疗“开关”

杨伟莉。通讯员供图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加重的神经系统性病变,常伴有震颤、运动迟缓等运动症状。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研究员杨伟莉,研究的就是隐性遗传帕金森病的第一、二大致病基因——Parkin和PINK1基因,携带有这两个基因突变的患者,大多会在青少年时期发病。

杨伟莉及其所在的李晓江教授研究团队聚焦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重要致病基因PINK1和Parkin的致病机理研究,通过对小鼠、猪、猴等不同物种的大脑进行对比,发现利用猴模型研究PINK1基因,能够更好地模拟帕金森病人神经细胞退变死亡的重要病理特征,由此建立了世界首例PINK1敲除的帕金森病猴模型。他们发现帕金森病重要致病蛋白PINK1仅在灵长类大脑中特异表达,因而提出了PINK1基因突变引发的青少年型帕金森病的新机制,对治疗帕金森病具有新的指导意义。

杨文翰:守护“星星的孩子”

杨文翰。通讯员供图

自闭症是一种发病于婴幼儿时期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自闭症儿童一般在3~4岁才获得诊断,早期、有效、规范的治疗可明显改善症状。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系主任杨文翰坚守在临床一线,他和团队为超过上万个孩子提供诊疗服务,提供一定评定和干预的方法。据杨文翰介绍,临床上通常根据几个主要的核心症状来诊断自闭症,如社会交流、交往存在持续性的困难,语言障碍或落后,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智力低下等。确诊之后,需要根据自闭症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针对性地帮助康复。

谢强:绘制蝽类昆虫进化图谱

谢强。通讯员供图

全世界已知昆虫大约105万种,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强所研究的蝽类昆虫在全世界约有45000种,人们平时常见的臭屁虫便是蝽类昆虫。他介绍说,蝽类昆虫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进化出了很多保护自己的方式,如臭腺构造进行化学防御,多变的翅型适于不同生境和生存方式,雄虫或雌虫的护卵护幼行为等。研究蝽类昆虫对于全面认识生态系统的运作有着很大的意义。

为构建更完整、更可靠的蝽类昆虫进化树,谢强和他的研究小组在中国西部和南部的边疆边境区域开展了大量的野外科考,收集昆虫标本作为研究材料。在大量野外考察工作的积累下,他们发表了3个中国昆虫新纪录科:丝蝽科、海蝽科、涯蝽科。谢强表示,未来将做出更多努力,去认识昆虫的物种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完整更可靠的昆虫进化树,为中国的昆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做出更多的贡献。

曾宋君:破解繁殖密码 让兜兰走进千家万户

曾宋君。通讯员供图

兜兰又称拖鞋兰、仙履兰等,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属于七大兰科植物观赏属之一。目前确认的兜兰属植物达110种,我国有34种,约占世界兜兰的三分之一。虽然兜兰种类较多,但受环境的破坏以及过度采挖影响,野生兜兰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物种之一,所有种类均被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I而被禁止交易,被称为植物界的“大熊猫”。

兜兰的繁殖难度非常大,而且增殖速度非常慢,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曾宋君研究员及其团队努力解决的问题。曾宋君等在设施栽培时利用多种杀菌剂处理母株材料,同时对培养基与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技术水平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曾宋君表示,当前市场上售卖的很多兜兰品种是从野外直接采挖,这对野生种类造成了极大破坏。为了保护野生兜兰,曾宋君研究团队通过无菌播种繁殖大量的原生种,同时培育出观赏价值更高的兜兰杂交新品种,目前已创制出新品种300多个,培育新品种数量位居中国第一,“未来希望通过产业化推广,让美丽的兜兰走进千家万户”。

严修鸿:寻找方言本字保护方言文化

严修鸿。通讯员供图

我国有丰富的汉语方言,在各地方言里,常常会有一些说得出但念不出的字,如何找到这些方言对应的汉字?这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严修鸿经常做的事。他分享了许多有意思的方言例子:网络热词“炫饭”,其实来源于做鞋工艺“楦”,原本是用“楦头”把鞋子撑开,引申为把东西狠狠地填进去,炫饭表达狂吃。

方言的发展也可以从古诗中窥见一二。唐诗中名句:“更上一层楼”“劝君更进一杯酒”,“更”的意思是再次,到了现代,“更”字更多是被“再”字替代了。但有些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古代的说话方式,比如广东河源客家话、广东粤语阳春话、福建闽北建瓯话等,还发着类似于“更”字的音,表达着“再”的意思。

推荐内容